五月的平壤,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牡丹峰挺拔俊秀,大同江水波粼粼,到处是明媚春光。朝鲜人民为了迎接自己的亲密朋友华国锋主席,把整个平壤更加装饰一新。车站广场和通衢要道口并排竖立的华国锋主席和金日成主席的巨幅画像,迎风飘扬的朝、中两国国旗,在高大建筑物上垂挂的巨幅红色标语,横悬在街道上空绘有“欢迎”、“友谊”、“团结”、“平壤—北京”字样的画板和无数彩旗,沿途装饰着许多花架、花塔、彩虹和五彩缤纷的欢迎门,把平壤点缀得格外壮丽。这些天来,朝鲜同志都在谈论着华国锋主席访问朝鲜这件大喜事,有的说:“华主席来访,是我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他是朝鲜人民的亲密朋友,我们怎能不最隆重最热烈地欢迎他呢?”朝鲜功勋女演员咸锦异也说:“我国人民都在期待着华主席来我国访问。为了欢迎华主席,我正在准备演唱一首中国歌曲《华主席播下春光暖人心》,虽然汉语的发音有些困难,但是我一定要刻苦练习,把友这首歌唱好,让华主席高兴。”
上午十一点五十分,华主席乘坐的专车驶入平壤车站,这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时刻。华主席和金日成主席在站台上紧紧握手、热烈拥抱。华国锋主席和金日成主席会见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会见。群众欢声雷动、热情欢舞、放声歌唱,热烈赞颂伟大的中朝友谊。人们记得,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曾多次同金日成主席会见,周恩来总理生前最后一次出访的国家就是朝鲜。今天,华国锋主席第一次出国,就首先访问兄弟邻邦朝鲜,这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必将把中朝友谊推进到新的高峰。华主席在金主席陪同下乘敞篷汽车从车站前往宾馆,这是一条万花竞放的友谊长廊。群众尽情抒发他们内心的喜悦,挥起花束,跳跃欢呼。车队驶入了红旗如林、繁花似海的千里马大街。这里有在生产中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铁路工人、电力工
人和纺织女工以及其他行业的工人。平壤综合纺织厂的劳动英雄金顺姬同志也在其中,金顺姬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曾随同新义州纺织厂,迁移到中国,在中国居住过一个时期。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当听到华主席来我国访问的消息时,我们全厂职工非常高兴,我们作业班的同志们决心以更高的热情努力生产,以优异的劳动成绩迎接中国贵宾。”当华主席一行从这个厂的职工面前通过时,个个热情洋溢,欢呼跳跃,有的人高兴得流下眼泪。
平壤体育馆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五彩缤纷。成千上万的首都文艺工作者身穿绫罗衣裙,头戴花冠锦饰,翩翩起舞,袅娜多姿。男女青年穿着朝、中两国的民族服装,随着悠扬的《欢迎华主席之歌》的乐曲,跳起了秧歌舞、手鼓舞、花伞舞、扇子舞、金达莱和迎春花舞,健康优美,轻松愉快,十分动人。
《欢迎华主席之歌》的歌词中写道:
阳光灿烂的平壤,迎来了亲密的战友,欢迎您,华主席,朝中友谊万年青。
鸭绿江上的友谊彩虹,映照着两国锦绣河山,欢迎您,华主席朝中友谊万年青。
鲜血结成的革命战友,反帝道路上团结前进,欢迎您,华主席,朝中友谊万年青。
歌中的深情厚意,充分体现出兄弟的朝鲜人民对华主席的崇敬,也体现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
十二点五分,敞篷汽车驶入广场,华主席和金主席在一条绿色地毯前下车,六名身穿雪白舞装的演员迎上前去向华主席和金主席献了鲜花。接着,平壤市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姜希源、共和国英雄朴根锡和人民演员俞元俊以平壤市人民的名义,向华主席敬献一座《鲜血结成的战友》塑像。塑像是两名背枪的战士,一个是朝鲜人民军,一个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手挽手、肩并肩,目视前方,生动地表现出朝中两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团结战斗的光辉形象。参加今天欢迎队伍的人民军战斗英雄金英哲对我们说: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守卫在东部沿海一二一一高地上的中朝两国军队曾同甘共苦,紧密配合,多次打退敌人的猛烈攻击,终于取得了胜利。在朝鲜影片《摘苹果的时候》中扮演主角的功勋演员郑英姬今天也在欢迎队伍中。她说:“我深信,华主席这次访问我国,将使朝中友谊之花,比我手中的鲜花开得更加鲜艳。”在体育馆正面墙上,装有一个大型画板。画板上绘有天安门和金日成广场观礼台的图案,中间用朝、中两国文字写着“友谊”的字样,并有一条人工彩虹把“中国—朝鲜”、“平壤—北京”连结在一起。它表示朝中两国人民的亲密团结和战斗友谊将永世长存。
华主席一行的车队进入琵琶大街。这里是胸前戴满勋章的人民军官兵和各界英雄模范人物的欢迎行列。沿街的欢迎群众热烈鼓掌,并用汉语有节奏地欢呼“欢迎,华主席!”“欢迎,华主席!”车队来到二•八文化会馆、金日成综合大学和有许多高层住宅的龙兴大街的十字路口时,等候在这里的是八千名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团员和青年学生。在一阵鼓号声中,少年团员举行了欢迎华主席的仪式。两名少年团员从队伍中正步走到华主席和金日成主席的车前,举手敬礼,用朝鲜语和汉语向华主席致敬,并献了花,表示热烈欢迎。华主席慈祥地微笑着同孩子们热烈握手。
华主席在沿途受到了平壤市各界群众几十万人的夹道热烈欢迎。在这欢迎华主席来访的令人难忘的欢乐时刻,朝鲜战友真诚地祝愿华国锋主席健康、愉快和访问成功。
(备 注:该文原题为《万花竟放的友谊长廊》,作者为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刊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