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初,盘踞在阳曲县的阎匪军频繁出动,四处浩劫。深受蹂躏的西庄村群众,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这一年,春风吹来,干枯的树枝吐出鲜嫩的新叶时,华政委率领部队赶走了阎匪军,带着县政府住到西庄村。
刚进村,华政委就在一孔窑洞里开始紧张的工作。他聚精会神地读书、看文件,忘记饥饿和疲劳,甚至通讯员进来也没发觉。
忽然,一阵孩子的哭声传来,惊动了华政委。他侧耳细听一会,便放下手中的书本,起身走出窑洞,寻着哭声来到一家院里。只见两个七、八岁的男孩坐在院子当中,小手抹着眼泪,有气无力地呜咽着。一位大娘坐在屋门口,愁容满面,呆呆地看着孩子,无可奈何地叹着气。她叫李七梅。
华政委走近大娘身旁,关切地问道:“大娘,孩子为什么哭?”
大娘拾头看见是华政委,便伤心地说:“饿的
华政委不由得紧皱浓眉问:“断粮啦?”
“是呀,”大娘愤愤地说,“去年闹灾荒,庄稼歉收。千刀万剐的阎匪军又来抢粮,抢得一颗不剩。俺们一家四口就靠挖点野菜过日子。”
“像你这样的人家多吗?
“唉,穷人都一样,家家粮尽了。”
“你家是贫农吗?”
“是。”
“我给你想想办法吧。”华政委伸出温暖的大手,亲切地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顶说:“不要哭啦,你们就会有饭吃。”两个孩子睁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笑容满面的人,渐渐不哭了。
华政委出了七梅大娘家,回到窑洞里,取出自己随身背来的粮袋,又朝大娘家走去。这个小小的粮袋里装着华政委的口粮,一半小米,一半妙面。那时粮食很紧张,每人一个月只发三十斤口粮,行军打仗全靠这点粮食,吃完就无法补充。因此,大家都十分珍惜。华政委的粮袋里还有十几斤粮,他吃得很俭省,常常省下粮食让给同志们吃。
华政委来到大娘面前,安慰道:“大娘,咱们政府会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这点粮食你先吃着。”说着,就把自己的口粮全部给大娘倒下。那金灿灿黄滚滚的小米,从华政委的粮袋倒进大娘的瓦盆,一粒粒小米饱含着无限深厚的阶级情谊;那喷香喷香的黑豆妙面,从华政委的粮袋倒进大娘的粮袋,一把把妙面浸透着多么巨大的关怀!大娘颤抖的双手捧起珍贵的粮食,发热的双眼流下滚烫的泪珠:“你……你真是俺的救命恩人哪……。”
“咱们是一家人!”华政委微笑着望着大娘。两个孩子早已围过来,紧紧地偎在华政委身边,看着这个高大而和蔼的人,憨溜溜地笑了。
西庄人民的穷困生活,像火一样烧灼着华政委的心。他从大娘家出来,又到村里去走访。许多人家锅里碗里都是苦苦菜,有的还吃杨树叶子。群众的生活多么艰难啊!
华政委回到窑洞里,立刻召集县政府全体干部战士。小小的窑洞里响起华政委宏亮的声音:同志们,西庄群众久遭阎匪祸害,老乡家里没粮吃。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人民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每个革命战士,每天节约二两粮食,救济西庄群众渡过灾荒。
干部和战士们已听说华政委把口粮救济了群众,都很感动。又听了华政委的号召,就纷纷解下粮袋,捐献粮食。一斤、十斤、几十斤这珍贵的粮食,从一双双干部战士的手上,送到了一户户贫苦乡亲的手中。老乡们手捧粮食,感动地说:“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比亲人还亲啊!”
然而,粮食是有限的。救济了贫苦乡亲,同志们的口粮不够了。华政委带领大家上山挖野菜当粮吃。野菜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但是同志们看到每次吃饭时,华政委总是吃得那样香甜。
一天晚上,华政委的窑洞里闪着明亮的灯光。通讯员小耿推门进去,见华政委盘腿坐在炕上,脸上神色不正常,宽宽的前额沁出豆大的汗珠,用一只手按着肚子,勉强伏在炕桌上写东西。小耿凭经验知道,准是吃了野菜肚子疼,连忙问道:“是吃了野菜肚子疼吧?”华政委笑了笑说:“不要紧,过一会就会好。”小耿倒了一碗开水送过去,心疼地抱怨道:“华政委,你每天总是带头吃那么多野菜,搞垮了身体可怎么办?以后就少吃点野菜,我想办法弄点粮食。”华政委抬起头来,批评道:小耿,眼下群众有困难,粮食应该救济群众;我们有野菜吃就很好嘛!小耿听了心里直翻腾:“华政委,你心窝窝里装着人民,就是不顾自己呀!”他望着华政委一天比一天消瘦的面孔,望着华政委伏案工作的坚毅身影,眼圈里泛起了红潮……
备 注:该文摘自《山西青年》杂志1977年第10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