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六九,顺河看柳”,交城县人民在斗争中迎来了一九四五年的春天。几年来,敌人的经济封锁不但没有困死、饿死我们,相反,我们根据地却兵强马壮,日益壮大。人们都憋足了劲,等待着大反攻的开始。
随着大反攻的到来,部队、民兵需要大批粮草、军鞋。华国锋同志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深入庄户群众中,组织大家掀起更大的生产热潮,迎接全国的大反政。
“枣芽发,种棉花!”华国锋同志迎着春风,踏着晨露,来到水峪贯,动员群众种棉花。
华国锋同志一到村里,群众就围往了他。大娘大嫂们叽叽噎喳地说:“老华,咱这一天到晚做军鞋,光买棉花织布咋行呢?还得自己种啊!”有人却说:“咱没于过那营生,怕不行吧。还有人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棉花籽咋种啊!”
华国锋同志马上召集村干部开会。会上,统一了思想,并当场统计了需要的棉籽数量,派人去植棉较多的临县联系适合山区生长的小日月棉籽。
没几天,县里的通信员领上水峪贯的人,驮回了小日月棉花籽。
棉花籽驮来了,风言风语也出来了。有些受旧思想束缚比较重的人,摇着头说:“咱这山沟沟里,圪梁梁上能长棉花,那才是公鸡下蛋—没门的事呢!”华国锋同志对村干部们说:一个新事物出现,总会有人说风凉话。当初毛主席指示咱们挤敌人,不是也有人说风凉话吗?到头来怎么样,敌人硬是叫咱们给挤出去了!为了扶植植棉这个新事物,华国锋同志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专门学习了植棉技术,并亲自来水峪贯,向群众传授温水浸种和合理安排行距、株距的技术。
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看华国锋同志用热水浸棉花种子。只见华国锋同志不慌不忙,卷起袖子,把浸好的棉花种子捞出来,一边捞一边还给人们做解释。然后,华国锋同志又和他们一起到地里刨坑下种。老汉汉们伸出大拇指称赞说:“老华行哩,不光是官,还懂咱农家的活计哩!”
棉苗出土了,棉苗分杈了。水峪贯的棉苗在阳光雨露下绿茵茵,水灵灵,使着劲地往上长。华国锋同志又来到棉花地里,整枝打杈锄草拿虫。
这一年的秋天,交城是个好年景,玉茭子长得像棒槌,谷子长得像狼尾巴,棉花裂开嘴笑。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人们不禁回想起那艰难的岁月,回忆着华国锋同志领导他们战胜的一个又一个困难。于是他们满怀激情地高唱:
华政委领导咱生产又开荒,
交城山里变了模样。
棉花花白来谷穗穗黄,
穷山那个圪梁梁变成米粮仓。
丰衣足食兵强马又壮,
要把那妖魔鬼怪全部消灭光!
备 注:该文摘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8年5月出版的图书《华主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