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历史文献

人民日报社论:四化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1979-04-19来源:人民日报编辑:

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如何,要不要加强,怎样加强,这是目前大家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论对于当前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是今后长时期的四化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共产党人做任何事情,都坚持一条,就是重视思想教育,提高人的觉悟。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不用革命的思想、革命的道理、革命的理想、革命的精神来武装人们的头脑,也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个用革命思想、革命精神武装人们头脑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依靠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积极投入战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无论是进行三大改造,还是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我们同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保证了这些任务的胜利完成。几十年的经验证明,我们党领导的任何一场革命斗争、任何一项革命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越是历史的转折关头,越是面临艰巨复杂的任务,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但是,在当前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时候,却有一些同志认为,既然今后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不搞什么政治运动,思想政治工作就不那么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了;既然今后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思想政治工作就无所作为了。有的单位为了从实际情况出发,改进政治工作而取消了政治部,有些同志就以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取消了。思想政治工作还灵不灵,还要不要,似乎成了问题。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确实削弱了,对重点转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说明,林彪、“四人帮”破坏党的政治工作的传统,歪曲政治工作的作用,歪曲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流毒还没有肃清;也说明我们某些同志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次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是我们党由战争环境转到和平环境、由农村进入城市以来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但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而且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求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这种改变涉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各行各业,涉及每一个人。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广泛而深刻的大革命。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然会出现许许多多新情况、新课题、新矛盾,也必然会在人们的思想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重要,不但不能减弱,而是更要加强。

华国锋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全国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具体说来,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思想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动员和组织群众一心一意搞四化,同心同德搞四化。

人们说得好,实现工作重点转移,首先要求思想转移。思想落后于形势,是经常会发生的,在形势急剧发展的时候尤其如此。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家都是拥护的。但是有些同志由于没有完全打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由于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由于思想不够解放,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他们虽然赞成重点转移,却不能适应这种转移。例如,过去熟习的搞政治运动的一套东西,现在用不上了,有人就感到迷惘。过去一些说惯了听惯了的口号和提法,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有人就觉得不好理解。一些经过实践证明为正确而被林彪、“四人帮”当作谬误加以批判的方针、政策要恢复起来,还要根据新的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新政策和新措施,有人就心存疑虑。那些反映了落后生产方式的规章制度、体制机构,要用新的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章制度、体制机构加以代替,有人就感到不习惯。在某种改革牵涉到某些个人或局部的利害关系的情况下,甚至会产生一些阻力。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有充分说服力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好干部群众在转移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特别是思想僵化半僵化问题,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路线前进。

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按照这个原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一心一意搞四化,同心同德搞四化。我们一定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国八亿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出路。在当今的世界上,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搞现代化,是站不住脚的。不尽快实现四化,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包括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全都谈不上。

实现四化,是八亿人民的切身事业,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爱国的公民都要以实现四化为己任,想四化,学四化,干四化,一心扑在四化上,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毫无保留地贡献给这个伟大的事业。一定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实现四化必须保持长时期的安定团结。这就要求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党、政府和人民要同心同德,领导和群众要同心同德,全党要同心同德,人民群众之间要同心同德。没有安定团结这一条,实现四化是没有指望的。在当前这个时候,党的工作重点正在转移,林彪、“四人帮”造成的成堆困难尚待克服,国民经济在前进中还要进行涉及面很广的调整,尤其要强调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强调国家关心人民疾苦,人民体谅国家困难;强调顾大局,识大体,朝前看,以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能迈出稳健有力的步伐。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到这四个“坚持”,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是不行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要坚持兴无灭资的方针。我们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反对林彪、“四人帮”散布的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一派胡言,但是并不是说阶级斗争已经没有了。我们不仅要看到现在社会上确实还有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而且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存在,看到两种思想争夺青年的斗争的存在,看到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会增强,看到社会上总会有极少数人散布怀疑和反对上述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必须如实地看待它。当然,这种矛盾,只有极小部分属于敌我矛盾,对于罪证确凿的敌人是要坚决实行专政的。而大量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就要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兴无灭资还将是思想战线上长期的任务,我们对广大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决不可以放松。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思想和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错误思潮和反动思潮,用正气压倒邪气,善于把小资产阶级思想引导到无产阶级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四个现代化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为了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扩大经济手段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和奖励制度,保证多劳多得。这是完全必要的,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但是采用经济手段,实行奖励制度,决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或削弱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我们既要坚持按劳付酬、多劳多得,又要强调各尽所能,教育劳动者树立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否定物质利益原则,不讲物质鼓励,不是马克思主义;否定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作用,不重视用先进思想掌握群众,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是要有理想的。人是要讲风格的。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泰山之巅往下看,周围的群山就显得矮小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向人们灌输革命的思想,开阔人的眼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从全局、从整体、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来考虑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人口多的国家,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个十分艰巨、十分繁重的任务。还是要讲胸怀祖国,要讲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要讲振奋革命精神,要讲争挑重担,要讲勇攀高峰,要讲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手段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并且保证经济手段的正确实施和收到好的效果。

斯大林说过:“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两者共同存在,共同起作用。谁想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把经济和政治分开,以削弱政治工作为代价来加强经济工作,或者相反,以削弱经济工作为代价来加强政治工作,那他一定要碰钉子。”多年来,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我们有处理得好的时候,也有处理得不好的时候。特别是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弄得混乱不堪,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现在我们要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更自觉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要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唯一正确的方针。

(选自197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