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十年规划,到一九八五年,钢产量要达到六千万吨。我们要更高地举起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为六千万吨钢而奋斗!
六千万吨钢,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过去一百多年,为什么大小帝国主义国家都欺侮我国,都打过我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经济落后,处于软弱地位。经济落后的标志之一,就是缺少钢铁。没有钢铁就等于没有抵抗外国侵略和向大自然开战的武器。一个民族被解除了武装,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多少有志之士梦想我们国家能生产大量钢铁呀!多少革命先烈盼望我们国家钢铁工业能够高速度发展呀!在旧中国,从一九○○年到一九四八年的四十九年间,钢的产量总共不过七百六十万吨。一九四九年,即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钢产量只有十五万八千吨。这就是我们的底子,我们的起点。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再继续奋战八年,要把钢的年产量达到六千万吨。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这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将写下新的光辉的一页。
毛主席说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周总理也说过:“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史表明,有了钢铁就能够有机器,而有了钢铁和机器,也就能够有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九八五年钢产量达到六千万吨,就将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就将为钢铁工业更大跃进,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冶金工业实现六千万吨钢的宏伟任务,根据规划,要迈开三大步,登上三个台阶。第一步,一九七八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结束冶金工业几起几落的徘徊局面。一九七九年,要突破历史最高纪录,登上第一个台阶。第二步,一九八○年,力争做到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所需要的生铁和钢材,把国防尖端所需要的金属材料,按质、按量、按品种包下来。各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和超过目前本行业的先进水平;重点企业要有一批指标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小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要力争赶上目前重点企业的水平。这一年,钢产量要有大幅度的提高,登上第二个台阶。第三步,一九八五年,要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一举拿下六千万吨钢,登上第三个台阶。三个台阶三层楼。第一步和第二步,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大搞挖潜、革新、改造。在“四人帮”的长期破坏下,一些企业消耗高、亏损大、质量差、投资效果小、设备损坏严重、劳动生产率低,潜力还是很大的。登上第一、二个台阶后,要更大幅度增长,在第三步登上更高的台阶,除了继续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外,还要靠新建和续建的十大钢铁基地。因此,一定要抓紧抓好十大钢铁基地的建设,这是我国冶金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战役。中央和省市一些领导同志,应该逐步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这方面来,亲自指挥打好这一硬仗。
六千万吨钢,对我国冶金工业来说,任务是很艰巨的。但是,经过努力奋斗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这是因为,我们有一支能够冲锋陷阵善于打硬仗的工人队伍,我们有一支又红又专同工人密切结合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我们有一支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我们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比较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特别是我们有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有毛主席为我们制定的一整套发展冶金工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工业系统来说,毛主席对冶金工业的指示是最多的。现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已经发出了新的长征的进军令,一场气势磅礴的夺钢战斗开始了!从去年秋季以来,钢铁战线捷报连传,几乎日日超产,月月超产,今年一至五月,更是持续超产。怎样实现六千万吨钢的任务呢?一句话,就是依靠冶金战线全体战士,拿出钢铁工人冲天干劲,扎扎实实地干。
为什么冶金战线半年多来能够持续稳定高产呢?为什么冶金战线广大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领导上紧紧抓住了揭批“四人帮”这个纲,粉碎了“四人帮”及其余党的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一部分领导权,认真地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冶金部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贯彻了除恶务尽、不留后患的彻底革命精神。过去他们是这样做的,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他们决心继续这样做,必将收到更好的效果。要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整顿好领导班子。通过整顿,要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班子、生产指挥班子、后勤供应班子和生活服务班子,联合企业还要建立强有力的矿山班子。钢铁工业如果不是过去这一段抓运动,抓班子,抓队伍整顿,抓组织生产,就不会上得这样快,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情况。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学会管理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生产必需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方法。领导干部既要有革命干劲,又要有管理能力。我们面临着的是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要越来越多地同现代科学技术打交道。应当承认,我们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知识水平是很低的,是同我们新时期的总任务不适应的。我们承认落后,是为了消灭落后;我们学习先进,是为了超过先进。有些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不会管理。对这个问题,现在一定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不断地提高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可以肯定,如果我们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普遍提高二、三级,我们的钢产量就会增长好多。要让为四个现代化、为六千万吨钢学技术、学业务、学管理方法形成一种光荣的风气。夺取六千万吨钢,光靠拚体力不行,一定要掌握本领。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而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结过去冶金战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必须十分注意质量问题。我们宁要一吨好钢,也不要一百吨不合格的钢。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质量不好的数量,是虚假的数量。质量不好,是最大的浪费,是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综合性浪费。铁,一定要好铁;钢,一定要好钢;材,一定要好材。我们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消耗,为国家生产出质量最好的钢来。要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我们不图虚名,而讲实效。
为六千万吨钢而奋斗,不仅是冶金系统广大职工的任务,也是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的光荣责任。毛主席说,要全党办钢铁。没有全党的重视,没有全国各行各业协同作战,六千万吨钢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据统计,一个钢厂,依靠其他行业帮助解决的东西就有三万多种。钢铁工业特别需要机械、煤炭、电力、地质及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密切配合。钢铁工业是现代化工业的基础,所以要“以钢为纲”。钢铁工业发展了,就能促使机械、煤炭、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进一步获得发展。同时,这些部门的发展,又非有强大的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不可。因此,各行各业都要为夺取六千万吨钢,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冶金战线的形势很好。产量、消耗都注意抓了,正在注意质量问题。今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提前和超额完成今年的钢铁生产计划,钢铁工人是有充分信心的。当然,把六千万吨钢拿到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不论什么困难,也决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夺取六千万吨钢,这是一种政治责任,每个党员、每个职工要时时刻刻有这种责任感。六千万吨钢,和其他指标一样,也是一条鞭子,它时时刻刻都在鞭策着我们前进。我们要苦战三年、奋战八年,坚决打胜这一硬仗。这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党中央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遗愿。我们一定要在一九八五年把六千万吨钢拿到手,无愧地告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
(摘自1978年5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